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哈布斯堡之哈哈家族史 6


今天進入哈哈第6篇囉  ~
可是我並沒有要聊莫札特的音樂,要來聊聊莫札特的........ 棺材😱,因為配合清明節啊(嗯... 難道端午節要聊莫札特喜歡什麼口味的粽子嗎!)

btw,還記不記得阿瑪迪斯電影中,莫札特的葬禮?沒關係,十幾年前的電影,你八成絕對忘記,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影片,如果你很懶,就從兩分半的地方開始看!





先插播一下,我很喜歡這段電影的配樂,是莫札特安魂曲中的 Lacrimosa  “流淚之日” 但這首曲子莫札特只完成前 8小節,其餘是由別人~ 學生跟同事合力完成。但這8小節已是滿滿的精華: 開頭由高音弦樂帶出像流淚一般的音型,接著,人聲合唱進入,緩緩的唱出 “這個淚流滿面的日子” 在音色安排上(弦樂vs.人聲)產生非常漂亮的對比! 
莫札特手稿!

而且你仔細看,第二小節最後四音的音程,跟主題前四音 巧妙的音程關係  :
EF/ A C# (上行小二度,下行小六度
A F/DC#  (上行小六度,下行小二度





可以的話,單純不加視覺影像,再聽一次!




咦?你不是今天不談音樂嗎? 對~我通常說話不算話(顆顆)
好啦,立馬回到棺材主題~

影片中的莫札特在他的同事宮廷作曲家~薩里耶利舉辦的迷你追思會之後,風雨交加,沒有任何親友陪伴之下,孤零零的被馬車托到城外的墳場,莫札特被麻布袋裝著、由一個會芝麻開門的棺木 把屍體給滑進了亂葬崗....... 哎,天才小神童生後被這樣對待、感覺是不是很淒涼?

                        



有關這段葬禮影片的歷史追朔,咦!可以說它蠻正確的、咦!也可以說它可能不太正確!這時候我們又要請出外貿協會會長也是莫札特老闆的約瑟夫二世 !
前情提要請連結哈哈第五集:
https://mrstooth.blogspot.com/2019/03/httpsmrstooth.html

1784年,約瑟夫二世 為了杜絕維也納一直以來奢華的喪葬風俗,立下新規章,實施簡樸葬禮政策:他發明了一種棺材叫做:Economy Coffin,就是『環保新棺材』(如下圖)這個棺材是不埋進土裡,它是可以重複使用,而屍體則光妞妞的裝進一個麻布袋中(而不是身穿華服,華服們可以留著給活人繼續穿)而棺木底層有一個開關、一開 直接讓 dead body 掉進坑中,然後撒白色的石灰用來殺菌以防傳染......



這樣的方式,可以減少木材的使用,也加速屍體分解,排除多餘的非理性習俗~~~嗯,感覺相當實用!

可是!這個環保議題實施沒多久讓老百姓蠻不爽的(似乎真的管太多,葬禮是各自家庭對逝去的人一種儀式與告別)沒多久就遭到市議會否決,也就是說,莫札特1791年過世時,老百姓早就可以隨意選擇葬禮方式,倒是那個所謂的亂葬岡,其實是公共墓地,可以多人合葬一坑。 難怪他的屍體難尋,那個時代又沒DNA,才會有什麼莫札特屍骨無存、令人不勝唏噓的傳說~


而約瑟夫二世的簡樸政策也體現在他自己的棺木上,他與他的哈哈先輩們一起放在帝國的地穴裡 (請看下面圖片),前面那個小不溜丟只有十字架裝飾的素素銅棺就是他的,而他身後那個華麗非凡雕梁畫棟的大型澎湃棺,就是他老娘:瑪莉亞、特蕾西亞女王的!


其實寫到這裡,我這沒膽女心裡有點毛毛低,我要趕快做ending 了:
莫札特過世228年了,大家對他的死因、葬在哪裡、還是好奇至極,不斷的有關他的死亡論述與研究的發表!其實,我並不覺得這很重要(那你這篇是寫個屁~)其實我只是想跟大家分享約瑟夫二世,這位充滿理性主義,完美理想的皇帝,他很有種的敢做這樣的革新,就像 要是有總統候選人說: 為了環保,我們不要再燒金紙了,只要燒一張紙做的黑卡給祖先,因為祖先的世界現在也走向科技、進步到可以刷卡囉~~~

我真的會想選他,可是他一定會被阿公阿嬤們罵到臭頭而沒選票....

下一集~拿破崙哥要出現囉!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孟玟人生的高潮: TEDx Talks 18分鐘演講!


2018/4/27,我上了TEDx ProvidenceUniversity 的18分鐘演講,畢竟中年婦人能登上TED舞台,還蠻光宗耀祖的 (啊!我下次拜拜時要記得跟祖先介紹一下TED) 總之,我無敵興奮,因為這絕對會是我人生當中一個非常美好的經歷!
這次的活動稱作 TEDx ProvidenceUniversity (ProvidenceUniversity是靜宜大學的意思),我把網路上的TED解釋稍微精簡的介紹一下嘿:
什麼是TEDx?(有多一個x 喔)
TED在2009年創立了TEDx計畫 (TEDx Project) ,目的在鼓勵世界各地的TED粉絲“自發性” 組織 TED風格的活動,讓參與者在其中會得到和TED活動相似的體驗。不管是城市或學校,只要願意認同TED演講是散播值得分享好點子的精神,就可以申請,通過審核就可以獨立辦一個TED演講。因此靜宜大學拿到了美國TED的授權,將在4/27(五) 邀請不同領域的十個好朋友,展開屬於中部的TED盛事喔!
自己要登上TED演講,才對TED做了點認識,原來TED 是Technology、 Entertainment、Design的縮寫。從2002年起,每年3月,TED大會在美國召集眾多領域的傑出人物,分享他們關於技術、社會、人文思考、科學、教育、發展、文化、商業、藝術、環保和探索,是一個沒有範圍設限的大舞台!
然後 還有一個有趣的規定噢,就是TED Talk 的講者,不管大牌或小牌,一律只能有 18 分鐘的演講時間! 因為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專注力就只有這麼長。。。。。



我還記得演講前一天,先到靜宜大學彩排走位,我超興奮,拍了幾張照,果然演講當天忙到忘記照相!
一定要跟TEDx這幾個字合照!

我的演講主題!

靜宜大學門口,大大的看板!我是右邊第三個,真的畫的好像!

4/27演講當天,我們全部的講者有:胡元輝/邱美虹/李明璁/朱宥勳/施文彬/曾博恩/聞氫哥/姜樂靜/施孟玟/許又仁,每個人都是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咦,是在說自己嗎?)我前一個是施文彬大哥,所以我有跟他合照喔,可惜博恩是一大早沒跟他碰到面(他算是裡面最具知名度的)

左:施文彬大哥,中:靜宜大學Philip Lin 教授,右:哇奔郎!


427 講完之後,我開始期盼它上架,主辦方說要等官方上傳,因此,我就開始 等~等~等~
就這樣經過漫長的等待........大概200年(沒有啦,快一年)在今天,2019年的3月25日,影片終於上架了!!!!!!!(放煙火~~~)

我先說哄,有兩點我不滿意自己:
1/我在七分多鐘的時候因為卡一口痰,漏講了一小段蓋希文,因為卡痰我就忘了....其實我是要說,因為蓋西文寫了很多20、30年代的電影歌曲,這些歌曲被爵士樂手大量拿來演奏重新編曲,我因為要聽蓋西文的音樂,不小心開始聽了爵士樂手的版本,而陷入爵士樂的愛戀不可自拔!

2/因為舞台上對著講者有一趴很強的spotlight,以至於我眼睛張不太開、一直處於咪咪眼的狀態(其實自己眼睛很小re還敢講)還有TED官方沒有美肌,我是一個沒有美肌無法生存的中年婦人,以至於影片的我~整個老態畢露😅


最後,歡迎你花18分,按下去聽我:說音樂饗人生喔❤️
(後來我覺得這個『饗』比『享』更好)



這裡有所有講者的連結:
聞氫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QgDUdFS4
曾博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d1Qiz8QDQ&t=15s
姜樂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KfQ7LywTQ
李明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2z47IrVJu8
朱宥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6GKtMNyFAI
邱美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c43e-gzYQ
施文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Or3pcfF8s&t=48s
施孟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5kL__1qcCk
許又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gWfOj2Hqc&t=47s
胡元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mqHr3e_IY

2019年3月23日 星期六

哈布斯堡之哈哈家族史 5

哈哈家族來到第五集囉!

還記不記得,上回說到瑪莉亞、特蕾西亞女王,在她統治底下將奧地利帶入一個富強的國家!
https://mrstooth.blogspot.com/2019/03/4.html(第四集回顧)

1765年、女王她那個工作能力比她鳥很多的丈夫法蘭茲一世死之後,大兒子
 Joseph II 約瑟夫二世(1741~90) 24歲繼承爸爸當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還有很多屋誒某誒的國王頭銜,是不是感覺很帥氣? 但是~真正統治奧地利實權,還是他的母后: 瑪莉亞、特蕾西亞女王!

1760年,約瑟夫他媽幫他選了一個美到極致的18歲 西班牙美少女公主
伊莎貝拉(1741-63)當太太



約瑟夫是外貿協會會長,他超愛美不溜丟的伊莎貝拉,可是,伊莎貝拉長期待在宮裡,竟然和老公的第五個妹妹 ~瑪莉亞公主......大談戀愛 😱,她們每天都寫長長的情書,真的很相愛那種(妳是又知道了)

雖然
伊莎貝拉與小姑大談戀愛之際,她還是有屢行傳宗接代的任務,懷孕四次,僅一個女兒長大(也只活到七歲 ),她也在第四次懷孕時,得到天花過世!她老公約瑟夫真是悲痛欲絕,但因為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很快的,母后又安排另一個婚姻:巴伐利亞的瑪莉亞公主(轟,全世界的公主都取名瑪莉亞,是不會取名叫淑芬嗎?)總之對象太醜,約瑟夫根本不想鳥她,沒想到 1767年,淑芬也死於天花,啊!母西,是巴伐利亞的瑪莉亞,重點是,老公約瑟夫無情的沒出現在她的葬禮!至此之後,約瑟夫二世 終身不娶,就只嫖妓(咦?)

雖然約瑟夫二世的愛情蠻悲慘的,但他可算是一個開明的君王(嚴厲的中央極權者),他的成長背景正是啟蒙運動時期,所以他是一個思想非常跟得上時代潮流的聰明哥,也是一個理性主意支持者!他有很多改革想法,無奈他老娘主政,年紀也確實真的老了,治國方式日趨保守,讓約瑟夫二世有很多創見都無法伸展開來!

直到1780年,
瑪莉亞、特蕾西亞女王上天堂後,約瑟夫二世終於成為絕對統治者,立馬加速改革維也納,例如: 廢除了農奴制度、對猶太人的友善、對新教徒的宗教寬容、廢止了宮廷對劇院的專有權、開放一個原本是宮廷貴族的專屬領地、公開給民眾休閒的公園 ..... 總之,他讓貴族跟神職人員很不爽,卻廣受老百姓的愛戴!

聊到這裡,終於~~~小神童 Mozart 莫扎特 (1756~1791) 要登場囉~ 就在
約瑟夫二世1781年登基慶典,Mozart 也來到維也納參加登基典禮喔!其實他們兩人早在小時候就見過面,當年6歲的Mozart 在美泉宮舉辦皇家音樂會(for 瑪莉亞、特蕾西亞女王的家人),他還親了女王,並說要娶幹嘛不來塊蛋糕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為妻子.....

說起Mozart,我們大致把他的音樂生涯分成三段:
1/音樂小神童巡迴演奏時期(1762~1773)
2/薩爾茲堡時期(1774~1781)
3/維也納時期(1781~1791)

Mozart 音樂最高峰最成熟,就是在維也納的最後十年!這十年間,
約瑟夫二世是Mozart 的長期贊助者。他非常欣賞Mozart的音樂天份,特別喜歡他寫的歌劇!

其實
約瑟夫二世贊助支持一個德文歌劇的計畫 Nationalsingspiel 。 因為當時維也納流行義大利文歌劇,他希望能推動德文歌劇。 1782年,委託 Mozart 寫了一部精彩的德文好歌劇『後宮誘逃』。約瑟夫二世認為德文歌劇和德語都是加強民族統一、民族認同感的手段。

最後來分享兩首Mozart 跟約瑟夫二世有關的作品:

約瑟夫二世在宮廷中成立了Harmoniemusik 樂團。因為大家都想討好皇帝,因此這個樂團興起一股新創作風潮。

它是由『成對』的管樂器組成:兩隻oboe、兩隻豎笛、兩隻法國號、兩隻巴松管,音樂用於戶外演出或者用於皇家晚餐!Mozart 怎能不參與啊,於是他的的bE小夜曲k375 就產生啦!



另外一首Mozart 的作品,你們應該沒啥聽過 :1788年 約瑟夫二世發動奧土戰爭,對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宣戰(打到1791),開打一個月後,Mozart 發表了一首給男低音跟管弦樂團的戰爭歌曲(愛國歌曲)Ich möchte wohl der Kaiser sein K.539 ,中文意思是“我想成為皇帝” (是以約瑟夫二世的角度出發,他想要打贏土耳其、當土耳其的皇帝,但最後GG了....)

只不過戰爭拖太久,耗損太多國庫財力,
導致約瑟夫二世最後統治下的奧地利經濟衰退、老百姓普遍不安,他的繼位者 Leopold II 登基後,覺得雙手相當燙啊..........




我還沒聊完喔,下回繼續.........

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

畢卡索Picasso與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的小邂逅

20世紀初,畢卡索跟芭蕾藝術非常有緣喔!他曾幫忙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舞台佈景及服裝,他們合作的作品有薩提Satie 的遊行(1917),法雅Falla的三角帽(1919),史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 的普契奈拉(1920)米堯Milhaud 的藍色列車(1924), 畢卡索也是因為舞團而認識他第一任老婆 芭蕾舞者Olga歐嘉!

其實畢卡索與史特拉文斯基就是因為合作芭蕾舞 Pucinella 而認識,畢卡索幫此芭蕾設計了立體主義風格的佈景還有舞台服裝,而主角普契奈拉則是源自16世紀義大利的平民喜劇角色,他的形象就是永遠穿白色衣服,帶黑面具,長鷹鉤鼻,駝背,講話聲音即即叫像小雞。
ps. 其實這個丑角的角色, Stravinsky的彼得羅西卡Petrushka也是源自他!
畢卡索畫的普契奈拉舞台設計跟人物,鷹鉤鼻好可愛!


畢卡索設計的普契奈拉舞台角色服裝!


              普契奈拉芭蕾舞影片            

而他們兩人的友誼早在1917年第一次在義大利碰面即展開(討論史特拉汶斯基 作品"給11個樂器的 Ragtime" 樂譜的封面畫 ,還有芭蕾 Pucinella),畢卡索當場就幫史特拉文斯基畫了肖像畫,殊不知當年政局混亂,史特拉文斯基將畫作打包帶回瑞士(他離開蘇俄,先住在瑞士,1921年才搬到法國),結果竟被海關查扣,認為那幅畫藏有重要的軍事機密,認為Stravinsky 恐怕是間諜(丟搞了)後來Stravinsky 才趕快拜託他英國大使館的朋友幫忙,還他清白,才把畫作拿回來!




左跟右:畢卡索畫的Stravinsky, 中間是 :給11個樂器的Ragtime ,畢卡索畫的樂譜封面!




20世紀上半段,這些美好的藝術大師相互合作、擦出火花,居功厥偉的,絕對是蘇俄芭蕾舞團的靈魂人物 : 戴吉亞列夫Diaghilev(經理人) ,他讓各種類型的藝術跨界交流成為經典,讓芭蕾舞蹈有了新的視野,讓表演藝術有更多創意的可能!

古提琴家族 之 20世紀古樂復興


每回高三音樂史上到巴洛克, 我總會提到當時的古提琴家族 viol family , 又當我說到古大提琴(tenor viol) 的義大利文時: viola da gamba, 學生們總會一直呵呵笑 , 可能是發音有台味, 但他們很容易就記住了這個古老樂器的名字!

viol (維奧爾琴,古提琴) 是源自於15世紀末的西班牙, 發展過程中, 弦樂器在歐洲形成兩個家族: viola da gamba 原本泛指夾在雙腳中間演出的樂器 "viol for the leg", 另一個則是當代提琴家族, 稱為viola da braccio, 是靠在手臂上演奏 "viol for the arm", 也就是說古提琴家族跟當代提琴家族大約是同時代平行發展的喔!

viol family 盛行在文藝復興跟巴洛克的宮廷音樂中, 他們有大有小, 跟當代提琴家族不同的是, 他們有 5~7 條琴弦, 指版上還有琴格, 演出時, 不管大小一律垂直琴身,夾在雙腿膝蓋中間演出, 右手拿弓的方式是下握法, 很像是在拉胡琴, 超酷的!可是在這個漫長的樂器演化過程中,古提琴家族因為音量變化狹窄、音色不夠響亮、未能追上作曲家要求等原因, 於18世紀慢慢被淘汰了.........


 Jordi Savall  與 "晚星二十一古樂團"


20世紀古樂復興, 認為"該時代的音樂"應該由"該時代的樂器"(period instruments) 演奏! 古樂器因此逐漸復甦受重視!而談到古樂復興的專家, 不能不提到來自西班牙的Jordi Savall大師!他是一位古提琴演奏家(尤其在 viola da gamba這個古大提琴樂器上) 他自70年代開始大量推廣古樂運動, 演出並錄製文藝復興跟巴洛克的古音樂, 1974年,還與來自不同國家的音樂家合組"晚星二十一古樂團",演奏涵蓋10th~18th的音樂,並致力於融合東西方音樂的元素!

古樂大師Jordi Savall 有一個音樂計畫!(跟馬友友的絲路之旅概念很像喔):
向十四世紀探險家伊本.巴圖塔致敬的作品!
摩洛哥的穆斯林學者伊本·巴圖塔,公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旅行家之一, 而Jordi Savall 的音樂循著伊本·巴圖塔探險的足跡, 遊歷世界不同地方, 也分享這些包含阿拉伯, 土耳其和中國等等的風格作品!

有YouTube 真不錯,讓21世紀的我們可以跟著 Jordi Savall  與 "晚星二十一古樂團" 一起重現當時音樂場景、體驗古樂魅力!





閹割男高音 Castrato 介紹

閹割男高音 Castrato~ 出現在16世紀中期義大利教會的唱詩班,因為當時女性在教會中嚴禁出聲(當然也不可能上舞台),所以唱詩班清一色都是男生,而女高音的聲部,就由童聲來代替!可是小男生能歌唱的時間很短啊,一進入青春期變聲,聲音就像鴨子叫,這怎麼得了啊?

為了能一直持續保有清亮的歌聲,閹割男童,這樣慘無人道的方式,很遺憾地,在當時被默許了.....

這些被閹割的男童,因為生理構造的關係,再加上專業的音樂訓練,使得他們兼具男性的肺活量與女性柔美的音色,還有嚇嚇叫的高音域!到了17世紀,恰巧歌劇興起,對閹伶的需求大增,許多窮苦人家的小男孩以此方式希望可以出頭天!於是閹伶們走出教會,加入歌劇市場,開啟了閹割男高音的黃~金~時~期!

隨著時代的轉變,美聲唱法興起,女性角色也與以往不同,對於閹伶的需求大減,終於~這個一直飽受爭議的閹割男高音,在19世紀末進入尾聲!掰掰~Castrato

而進入當代,樂壇大吹復古風,樂器要仿古,連人聲也要仿古!重點來了,哪有可能再出現閹伶啊?於是 “假聲男高音” 這樣的音色,終於讓巴洛克~再!現!囉!

Nicholas Spanos是當今少數兼具胸聲(Chest voice)與頭聲(Head voice)的頂尖“假聲男高音”! 他的聲音像變魔術般的似乎能還原巴洛克的神韻與美感!

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

比爾艾文斯Bill Evans: 三張自己與自己對話的專輯

霧霾濛濛的天氣, 我緊閉門窗,家裡的空氣清淨機全開了!望著窗外, 聽著Bill Evans 晚期的專輯 "New Conversations", 心裏沈甸甸的, 我好思念藍天白雲加陽光啊, 聽說這樣的"霾"意, 還要持續幾天.....

說起爵士鋼琴大師Bill Evans(1929-1980), 最著名最經典的不外乎是三重奏編制, 但我特別喜歡他的三張用重複錄音,讓自己與自己對話的專輯 (將自己錄音多軌再混音)完全開啟爵士樂錄音先例!(其實1956年爵士鋼琴大師Lennie Tristano 的專輯 「Tristano」中,前四首曲子也曾經由科技做過重複疊錄與轉速的創意) 

而New Conversations , 是他過世前兩年錄製最後一張與自己對話的專輯, 跟前兩張最大的不同, 則是他除了鋼琴之外, 則使用了Fender Rhodes 電鋼琴, 增加了不少新的音色效果, 新的音樂層次, 但仍保有Bill Evans 一貫的優雅與深刻的情感!

和自己對話,可以親密,可以內省,可以自戀, 可以宣洩!伴隨著Bill Evans 的琴聲,給自己一個小小的心靈洗滌吧!

上述三張專輯,必須麻煩你們自己連結去youtube,我有附上網址,因為版權的關係,我貼不上來這裡,找到兩段他的 live 演出,喜歡........

 


若下列影片無法打開,麻煩連結下列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3GSrCmzC8


邁爾斯戴維斯 Miles Davis: Moon Dreams (from Birth of the Cool)


孟玟老師想跟鄉親分享一首好適合晚上賞月恬靜氣氛的好音樂: "Moon Dreams" (由Chummy MacGregor, Johnny Mercer作曲, Gil Evans編曲)

此首作品呢!是選自於爵士小號天王 Miles Davis(1926-1991) , 在1957年由 Capital唱片發行的 “Birth of the Cool” , 這是一張很具時代意義的作品, 因為它對爵士樂”酷派“ 的產生, 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此專輯編制為九重奏nonet, 共12首作品, 但是錄音錄了一年半,分別在1949的一月,四月 還有1950年的三月才完成! 當然三次錄音也動用了大批樂手, 而只有 Miles Davis, Lee Konitz, Gerry Mulligan 和 Bill Barber 是唯一四個從頭到尾都參與的!
孟玟老師只針對 "Moon Dreams" 這首曲子列出錄音的九重奏樂手:
六隻銅管:兩兩成雙, 讓配器根據音域分類 ~

高音音域:Miles Davis – trumpet,  Lee Konitz– alto saxophone

中音音域:J.J.Johnson – trombone
Gunther Schuller – French horn

低音音域:Gerry Mulligan– baritone saxophone
Bill Barber – tuba

(很難得在爵士樂配器裡能看到法國號跟低音號!)
節奏組:John Lewis – piano, Max Roach – drums
Al McKibbon – bass

此專輯深受古典音樂 跟 Claude Thornhill Orchestra 的影響 (此樂團孕育出了 Lee Konitz, Gerry Mulligan, and Gil Evans三位大師, 此三人皆參與 Birth of the Cool專輯的發想), 他們實驗創新的配器與編曲: 把六隻銅管融合成一體, 營造出非常飽和的銅管音色, 還有模擬像印象畫派調色盤的豐富和聲, 跟複音織體的音樂語法, 他們還刻意少放抖音讓音色更純淨, 放慢速度讓即興更具抒情性, 甚至把Bebop適合單獨solo的樂句主題, 設計給九重奏, 他們想要創造出一種“ensemble 室內樂”的聲響, 是對音色非常講究的 modern chamber jazz!

很難想像50年代的爵士樂, 可以那麼具聽覺的詩意, 我覺得這曲太適合在月光下聆聽, 喝杯紅酒, 愜意極了!


街拍傳奇女攝影師:薇薇安. 邁爾 Vivian Maier

孟玟老師今天不談音樂,想和大家分享一個 把我整個人都震攝住的業餘傳奇攝影師:Vivian Maier (1926-2009)

薇薇安. 邁爾 有ㄧ個像謎ㄧ般的身世背景,我們就來看看她如何被發掘的吧:

兼職歷史學者、馬魯夫(John Maloof,34歲)因為要做歷史研究,需要大量歷史照片,於是他在2007年的一場舊物拍賣上,以380美元買下了一個有三萬多張底片的箱子,而攝影師是一個默默無聞 叫 薇薇安.邁爾的人,他回家從燈光下看這些底片後,直覺告訴他這是一批很棒的作品,因此 開始了他尋找薇薇安身世之旅!
請大家找這部紀錄片來看喔:《尋找薇薇安·邁爾》(Finding Vivian Maier)超讚👍ㄌ
原來薇薇安生前是一位保姆,她是一個不能再平凡的平凡人,可是從她眼中,我們用不ㄧ樣的角度視野看到一個不平凡的世界,那一張張的黑白照片,直接又強烈!雖然是浮光掠影,總是抓住了ㄧ種無可言語的力量與情感!

我特別喜歡薇薇安的自拍,透過玻璃鏡子的反射,詭譎有意思極了!



薇薇安拍攝超過十萬張照片,直到去世前,都沒人認識她,還好有馬魯夫這個伯樂,讓我們才有機會跟著薇薇安敏銳的雙眼,補捉時間空間那永恆的感動!真好!








A Cappella 小歷史,與 Naturally 7 ~ Vocal Play 介紹


我喜歡聽 A Cappella,一種純粹人聲的音樂形式,充滿流動的聲線與豐富的和聲節奏與織度,從中古時期發展至今,A Cappella 的世界,越來越多采多姿!
小歷史小知識:
文藝復興(神權時期),音樂被賦予敬拜上帝這個功能!
此時期用 A Cappella 這個詞即已說明整個文藝復興的音樂風格。
中文解釋為:無伴奏人聲調式合唱曲
無伴奏人聲~ 人聲是上帝所創造出來最純淨的樂器,用歌聲最能直接傳達對上帝的愛。
調式~ 當時還是教會調式的時代,24個大小調尚未出現喔!
合唱曲~ 文藝復興時期,是複音音樂的黃金高峰期,多聲部的音樂是主流。


巴洛克(王權時期),音樂已成為皇宮貴族娛樂之用。
24個大小調已出現,樂器發展已成熟,許多器樂曲形式被大量創作(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巴哈的大鍵琴、管風琴音樂...) 漸漸的,有樂器加入的人聲合唱曲,慢慢取代了無樂器伴奏的純人聲音樂。

直至19世紀的宗教復興運動,人們又對文藝復興的人聲清唱音樂感到興趣......

而現代 A Cappella ,則受美國流行音樂的影響(Barber Shop Music, Doo-Wop, Jazz...) 21世紀拜科技所賜(Looper Pedal等 ) 呈現出不同與以往的人聲新思維與新風格。更甚至,還有以A Cappella為主的歌舞劇場!!!
..............................................................................................................................

Naturally 7 ~是由 7個來自紐約的黑人, 於 1999年組成的純男聲團體,他們把自己的表演風格定為 Vocal Play,音樂風格以美麗的和聲演唱 R&B 為主。

那 Voice Play 跟傳統人聲清唱的 A Cappella 有何不同咧? 顧名思義~ 他們是 “玩” 人聲聲音的高手!不只有和諧共鳴的和聲 還會刻意利用自己的聲音去模仿各種樂器的聲響,並做相當厲害的 Beatbox音效!

孟玟老師先分享一首純和聲的美麗作品~由Naturally 7 帶來60 年代最清新的流行民謠雙人組合:Simon & Garfunkel (賽門與葛芬柯)所唱紅的一些作品( Sounds of Silence/ Scarborough Fair/ April Come She Will )

鄉親可以聽看看~ 由Naturally 7 的美聲 帶來和諧的呈現 與 Simon & Garfunkel 的美好旋律 帶給我們平易近人的感動!

  



這影片很有趣,Naturally 7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擅長樂器的聲音!
  




這個演出完全符合Vocal Play 的風格,相當好棒棒~  


薩克斯風大師 Phil Woods:Waltz for a lovely wife

寫在三八婦女節!給在職場上 認真負責的女人們 拍拍手~~~

我一直以為 三八婦女節 是因為婦女們總是三三八八 話超多...(顆顆, 像我一樣! ) 所以 刻意選擇同音字的日子 給女人們慶祝....

後來 做了婦女節的小小調查 原來 三八婦女節 是1909年3月8日美國婦女社會團體 為了爭取男女平等,在芝加哥舉行婦運會和遊行活動 喚醒了沉寂已久的女性聲音! 所以啊!每年的3月8日是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 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噢!

既然這樣....雖然孟玟老師沒有對社會有太大貢獻 但是 應該也算是個認真負責的好老師和好媽媽 於是呢!我幫我丈夫 選了一首音樂 送給我丈夫的好婦人(就是哇奔郎) 謝謝我自己! 曲名為 "Waltz for a lovely wife" (送給我水某的嘣恰恰)

Waltz for a lovely wife 是薩克斯風大師 Phil Woods (1931~ 2015) 獻給他親愛的(前任)妻子 Chan Parker的一首美麗音樂!說起 Phil Woods 的老婆 可是大有來頭喔!因為老婆Chan的前任丈夫 就是鼎鼎大名 咆勃樂派大師Charlie Parker!

這是一首好好聽的三拍子音樂 孟玟老師選了鐵琴大師Gary Burton 跟吉他手Julian Lage 二重奏的版本, 音樂簡單 卻好美~ 兩個樂器像一對男女一般的對話.跳舞著, 溫柔優雅 充滿著暖暖的愛意!

婦女鄉親們!謝謝妳們的認真努力噢~


三男吹喇叭~Brian Lynch , Alex Sipiagin, Stacey 魏廣晧

2016/7/17 音樂會紀錄

昨天晚上在國家音樂廳的三男勇猛尬喇叭, 簡直嗨翻全場樂迷的心!

葛萊美獎得主Brian Lynch 跟 莫斯科學院派出身的 Alex Sipiagin, 兩個人簡直就像美洲花豹 對上 蘇俄東北虎, 一出手就是爆發力與攻擊力的擂台, 精彩萬分, 火花頻放!而 Stacey 魏廣晧, 就像台灣黑熊, 面對猛獸環繞, 仍然穩重大方, 台風迷人, 而胸口上的V型白徽閃閃發亮, 充滿著對音樂美好的態度與正向能量, 38, 49, 60, 三個不同年紀背景的喇叭哥, 展現三個不同世代的音樂表情, 真是讓人聽的好過癮!

昨晚的音樂會節目.曲目安排, 我非常喜歡, 每個人的原創作品各具特色:Stacey 七拍子的 by the sea F 輕鬆愉悅, Brian Lynch拉丁風格向Lee Morgan 致敬的作品則充滿小三拍的熱情律動!

而一個半小時的節目, 一共分成三大段的三男尬喇叭, 每一段中間都由一個喇叭哥的慢板Ballade曲目當interlude: Stacey的Soul Eyes, 有著黛西風格的溫柔單純, Alex Sipiagin的狀態實在太好了,他的音樂根本是可以用“噴發“來形容, 快速音群顆顆音粒, 扎實準確飽滿, 連他的自創慢板曲Little Dancer , 仍然一貫的鋒芒外露,音樂宣洩高亢, 而60歲的Brian Lynch, 果然有屬於他年紀的成熟與歷練, 看他一派輕鬆的跟著音樂搖晃身體, 可愛極了!但他喇叭一吹, 精力, 音色, 音樂性皆面面俱到, 尤其他非常的幽默, 當大家不斷地飆高音時, 他會出其不意地從低音下手, 還有他溫暖的慢板" I Can't Get Started" , 真是太好聽了, 我簡直忍不住的瞇起眼睛聽他在低吟, 但在最後的樂句, 他借用了另一首作品"My one and only love" 當ending, 怎麼那麼速配, 讓人覺得好需要愛情!

當然節奏組的鋼琴郁瑛, 貝斯Yohei, 鼓手Kotaro(他們跟黛西的默契也是最好的), 謝謝他們三位如潺潺流水的background, 給了三男盡情發揮激盪的音樂舞台!

昨晚一直到最後的 encore piece, 都一樣的猛烈精彩, 三男完全拿出他們最好的音樂內容呈現給樂迷, 謝謝三位喇叭哥, 讓我的暑假第一發爵士音樂會, 可以這麼心滿意足這麼爽爽爽.....



爵士音樂才女 Eliane Eliase

說起Eliane Elias, 大家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個唱起Bossa Nova 令人愉悅至極的美女歌手, 但不說你不知道,她除了唱起歌來讓人放鬆銷魂之外, 她可是畢業於茱莉亞音樂院主修鋼琴的爵士鋼琴高手, 還身兼專業作曲家與製作人呢!

今天來聊聊Eliane Eliase 2016 獲得葛萊美獎最佳拉丁爵士專輯的 "Made in Brazil", 這張作品是Eliane Elias 1981年到美國之後, 睽違了30多年, 終於回到她的故鄉巴西錄製的第一張專輯, 有種尋根紀念的意味, 專輯裡的12首歌, 她串聯了巴西不同世代不同作曲家: Ary Barroso (30s, 40s) , Antonio Carlos Jobim, (60s,70s,) 當代巴西吉他大師Roberto Menescal , 還有Eliane Elias自己的六首原創音樂 !

這張找尋巴西傳統靈魂的專輯, 充滿了許多巴西熱情的豐富節奏與浪漫風情, 再加上Eliane Elias的編曲, 讓這整張專輯擁有多樣的音樂色彩與表情, 除了原音樂器外, 還使用了電吉他, Fender Rhodes電鋼琴跟管弦樂團, 而人聲方面也獨具安排: 以Eliane Elias磁性迷人的歌聲為主軸, 特別嘉賓則請來美國福音無伴奏人聲天團Take 6, 巴西知名R&B 歌手 Ed Motta, 還有她跟小號手前夫Randy Brecker 生的女兒Amanda Brecker合唱……這些漂亮聲音的加入, 都讓這張 "Made in Brazil" 呈現更多樣貌, 有Jazz, 有Bossa Nova, 有R&B, 好聽極了!

專輯中的第三首音樂是巴西Bossa Nova 大師 Antonio Carlos Jobim,1972年的作品 “Waters of March”(三月之水) 音樂當中, 綜合了兩種語言:當Eliane Eliase 用葡萄牙文唱時, 福音人聲天團Take 6 在背後做非常漂亮的和聲, 3"30"時, Take 6 用英文歌詞表達完美人聲合唱, 接著有一段Eliane Eliase用Fender Rhodes電鋼琴做的即興, 整首作品呈現當代又優雅的風格!
整張專輯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2-E7Y7BkuY&list=PLBDRiPurSu7zuSn9LmGvgEKl2Lmfbn7Wa


因為版權的關係,我這裡無法貼上音樂,,麻煩你們連結上列網址聽音樂喔,在這裏我只找到1991年的live版本,但可以好好欣賞她非常精湛的琴藝!一開始有將近七分半長 她的鋼琴即興solo,所以直到七分半才用聽到Waters of March 的主題喔!


         

黑人靈歌 Spiritual 與 福音詩歌 Gospel 的差異?

黑人靈歌 Spiritual 與 福音詩歌 Gospel 的差異?

孟玟老師不是基督徒,對福音音樂不是很懂,但本著相當雞婆的愛心,於是做了功課,想跟大家分享:( 如果有不正確,歡迎指正,我會超感激的!)

嗯...其實這兩個字我們似乎都通稱 {福音詩歌},但Spiritual 正確說法應該是"黑人靈歌":18,19世紀美國南方,非裔美國奴隸唱的宗教歌曲,歌詞在表達黑奴的悲慘遭遇 與想要自由的渴望。

黑奴在大量的勞動與不人道的對待下,在種族隔離的教會裡,藉著高唱詩歌,來釋放壓力排解情緒,藉著宗教的力量,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並且自我鼓勵,努力生存!

  


Gospel "福音詩歌":在20世紀初期,黑人靈歌逐漸被福音詩歌取代,因為黑奴早已被解放,而新生一代的黑人也沒當過奴隸,音樂要傳達的內容也慢慢改變。而福音詩歌主要表達對基督的愛與信仰的堅貞,而且白人也唱福音詩歌。

黑人靈歌原本是無伴奏的齊唱方式,慢慢地演變成有和聲編曲的合唱。而福音詩歌更加現代,除了可以被譜寫,有強烈節奏感,常有樂器伴奏,包括:電管風琴,鋼琴,鼓,貝斯吉他,鈴鼓等,但最受歡迎的伴奏方式則是用“拍手”來增加音樂的律動!

我選了兩部電影的片段,因為都有很好的音樂例子:

『自由之心』,有名的黑人靈歌:''roll jordan roll''






『修女也瘋狂』,超給力的福音詩歌:"Joyful Joyful "

  


希望對大家區分"黑人靈歌"與"福音詩歌"的不一樣,有一點小小幫忙!

20th 最好的爵士口琴大師: Toots Thielemans

20th 最好的爵士口琴大師,比利時國寶 Toots Thielemans (1922~2016)

高齡94歲上天堂的Toots阿公, 年輕時原是演奏爵士吉他, 因為演奏需要 ,Toots阿公就發展出另一項很冷門的樂器: 口琴,沒想到, 受到熱烈歡迎!

經搖擺樂之王 Benny Goodman 的發掘, 開始嶄露頭角。之後就與 Stephane Grapelli、Charlie Parker、Bill Evans、Ella Fitzgerald、Dizzy Gillespie、Count Basie....等許多大師合作!


我太敬佩 Toots 阿公 ,把一生的精華歲月都奉獻給Jazz!  

Toots 阿公的口琴音樂, 有著高度洗練的音樂氣質, 還有滿滿的溫暖, 每每聽他美麗的琴音, 感動直達心房, 只能覺得 這世界有你的音樂實在太美好了!


為各位鄉親獻上我的愛歌之一: Toots阿公1962年寫的爵士樂經典曲目 : Bluesette

1962年的原始錄音是阿公邊彈吉他邊吹口哨,跟大家分享!

若下列影片無法打開,麻煩連結下列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4G6UmYK9U






另外這個版本是我的最愛~2009年 阿公87歲時的實況演出,滿滿的生命力,總是被他的音樂感動而默默泛淚!音樂的最美的境界莫過於如此.......

Toots阿公!謝謝你帶來溫暖豐富, 溫潤甜美的樂音,你永遠永遠都留在樂迷的心中.......


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 升c小調前奏曲與爵士樂的邂逅


只要是學古典音樂的朋友 沒有人不愛這位俄國後浪漫派的大師Rachmaninoff (1873-1943) !孟玟老師也好愛他! 聽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 聽到激動之處真的會讓人淚流滿面, 或者另一狀況則是會血脈噴張  (全身毛孔的細胞都會張開來…)真是無可言喻的美好!

今天要來介紹: 拉赫曼尼諾夫 與 爵士樂的小邂逅.....

Prelude in C-sharp minor, Op. 3, No. 2, 是拉赫 1892年從莫斯科音樂院畢業之後 (19歲時寫的)

先來個 紀辛Kissin 的版本:

  



接著要介紹兩個爵士口味:
1/ 爵士樂大師 Duke Ellington, 於1938年, 於棉花俱樂部演出時的曲碼(由當代big band詮釋 )





2/ Nat King Cole Trio 於1944年灌錄的版本
不要懷疑!就是唱歌的Nat King Cole!
他也彈的一手好鋼琴
吉他:Oscar Moore
貝斯:Johnny Miller 





說實話 我還是覺得鋼琴原版好聽多了!(路人說:啊那你幹嘛放爵士版!轟~丟搞噢!) 但是 鄉親聽看看嗎!如果你不認識拉赫 這也許會讓你開始對“他”的音樂感興趣喔!

馬諦斯Henri Matisse: 插圖繪本「爵士」 Jazz !

上次我們聊了好棒棒音樂家又能畫畫的荀白克跟蓋希文,今天轉個彎,我們來聊好棒棒畫家,拿音樂當靈感與體裁的傑作!

其實受音樂影響的當代畫作特別多,你們有沒有看過我之前粉絲頁上方的那條金魚啊? 他是Paul Klee的作品,Paul Klee本身能拉小提琴,也很熱愛音樂!他的作品充滿著音樂性,也常常把古典音樂的曲式語彙,當成畫作標題:例如:紅色的賦格,變奏曲,複音音樂...等。

Paul Klee: 金魚

Paul Klee: 紅色賦格

                                             
Paul Klee: 變奏曲


但我想來聊法國野獸派藝術大師~Henri Matisse 馬諦斯(1869-1954) 在1943-45年完成的插圖繪本:叫做~「爵士」 Jazz !

1941年的馬蒂斯,做了腸癌手術後,只能坐輪椅或躺在床上,不良於行讓他原本熱愛的繪畫跟雕塑工作充滿著困難!他耐不住創作的熱情,於是拿起剪刀與色紙,開始天馬行空的展現剪貼的創意。他剪出許多圖像,然後再拼成充滿艷麗色彩,抽象迷人的畫面!這一系列拼貼的誕生,象徵著大師在75歲高齡,讓他的藝術過渡到另一種新的形式,實在令人佩服!

1947年出版的Jazz,原始版本共有二十幅剪貼版畫,只限量250本。每幅版畫都搭配一段馬諦斯的詩文,形成一種完整的裝飾性。出版社建議書名 叫JAZZ ,大師很喜歡,因為他認為藝術跟音樂的創作過程是相通的,而他 就是用剪刀 “自由“並且 "即興" 地,剪出許多色彩豐富,充滿故事性的圖案!

爵士系列整體主題,像是馬蒂斯的人生傳記:有他旅行的回憶,他對愛,死亡,還有命運的隱喻!例如:馬戲團雜耍這個主題在書裡占蠻多篇幅的,大師認為馬戲團裡的演員們,在落幕之後,都是孤獨的.....這其實是藝術家自我的寫照。

孟玟老師在youtube找到一段影片,是馬蒂斯作品的展覽,他的剪紙作品完全是純粹明亮的色彩跟形體,很開放自由!

  


我在想,如果要幫馬蒂斯的畫作搭配音樂,20世紀現代音樂大師 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受爵士樂影響的作品,應該很適合!
例如:Ragtime



或者Ebony Concerto 


你們覺得咧?

解析 德布西Debussy : 黑娃娃的步態舞 "Golliwog’s Cakewalk"

德布西應該是古典音樂圈裡, 第一位使用爵士元素的音樂家, 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917, 正是官方說法裡, 爵士樂開始出現的年代, 而德布西早在1906年寫給女兒Emma 的"Golliwog’s Cakewalk" (黑娃娃的步態舞, 在鋼琴作品六首兒童天...